离别,至少牵连到两个人。
长亭古道,灞陵柳色。
在离别时刻,有人执手相看泪眼,说不出一句话来。有人纵然不舍,仍潇洒地饮酒践行。

慷慨悲歌,儿女沾巾。
好在纵然各分西东,人在天涯,也能千里共婵娟,将愁心与思念都寄托给它。
历史上著名的送别太多了,载于史册,或许还有那些诗词歌赋一同流传。
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就在其中,在一次送别朋友董庭兰的时候,他也写了首诗,这首诗叫《别董大》。
《别董大二首》
唐代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小时候听大哥们说到这首诗,还以为是“别懂大”,是一篇劝人珍惜时间,歌颂纯真的作品。

但后来觉得也能说得过去。写这首诗的时间,正是高适和董庭兰都失意的时候。这正是长大要面对的难以预料的命运。
在少年时代以前,至少还受到保护,恐怖的利爪不忍摧残。别懂大,长大后灵气就要慢慢消失了,眼中的单纯也要罩上阴霾。
写这首诗时,高适送别董大,还是在相遇又相处了几天之后。虽然自己也混得不咋地,但是朋友要离开,总得说点什么。
好在董庭兰是一个七弦琴的名家。虽然能欣赏的人不多,名气是很大的。
所以离去前,劝他放宽心,没有哪条路会走到尽头。走下去,前方还远着呢,每一个岔路口都是新生的契机。
这是个冬天,送别显得萧瑟冷清。白云昏黄,日光混浊,落叶被纷飞的飘雪掩埋,街道上行人都哈着气。
看到孤鸟栖立在枯枝上,那和自己是多么相像。本来独在异乡为异客,孤独飘零一点,也就顾影自怜。

如今却遇到朋友,是在自己困顿落魄的时候,连给他设置践行酒的钱都拿不出来。
看情况可怜的更像是自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也是勉励自己的。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叙述的更是自己,这叫“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赠诗予董大,两人可以说同病相怜,但今天是他为其送行,这番心里话就此抒发了。
但是前路漫漫,终需要上下求索,不拘一格。
董大有名气,有技艺,只是七弦琴属于异域文化,如果始终靠着这碗饭去生存,终归死板了点。
前路就算有知己,也不知在何处。因为这条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曾经的高山流水,已为绝响。

无奈命运如此,两个朋友在异乡重逢,却都正堪潦倒,谁都不能帮对方一把。
高适也只能给朋友加油打气,当他重新踏上征途,给他力量和宽慰。
他们都是游子,像天上的浮云,但毕竟游云还有聚拢的时候。
那就好好畅想前路吧,不要带着焦虑去面对人生,因为这只能影响自己,而改变不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