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轩 川观新闻记者 刘珩
在130米的高空,破拆无人机发射破窗弹,击碎幕墙玻璃,浓烟滚滚而出……4月17日,四川消防救援总队在成都一处在建超高层建筑开展灭火救援演练,检验无人机、机器狗等新型灭火救援装备的实战效果。

灭火无人机喷射干粉灭火剂。
演练现场,各类无人机轮番登场:侦查无人机搭载集高清摄像、红外热成像和激光测距于一体的三光成像系统,环绕建筑快速扫描,完成火场三维建模;穿越无人机飞入建筑内部,搜寻被困人员,实时回传图像;灭火无人机连接上百米的管带,在100多米的高空不断喷射水和泡沫,压制火势;大载重无人机吊起一箱30多公斤重的灭火装备,3分钟内运送至建筑楼顶。

灭火无人机在上百米的高空,持续喷射水和泡沫。
“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世界性难题,有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难等特点,常规的登高消防车举升高度只有几十米,也存在有效灭火高度不足的问题。”四川消防救援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超高层建筑灭火中的外部控火、玻璃幕墙破拆、救援装备运输、内部空间侦查搜救等难点,无人机编组在此次演练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机器狗背负消防水带爬楼。
目前,新型救援装备的探索应用已覆盖更多场景。今年4月以来,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立足复杂条件下的灾害救援场景,共组织国内160余种新型装备分别开展了高层建筑灭火以及高山峡谷、高寒高海拔、水域、夜间等条件下的效能测试,测试结果将为后续的装备系统建设、救援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消防员在高山峡谷测试无人机超视距范围的运载能力。
(图片和视频素材由四川消防救援总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