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潞城区:大棚蔬菜争“鲜”上市 设施农业“棚”勃发展

2025-04-23 13:25:00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春分时节,潞城区潞华街道岭后村的温室大棚里,西红柿、尖椒等蔬菜陆续迎来了成熟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这几年,潞城区潞华街道岭后村因地制宜,在“大棚经济”上做足文章,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果蔬产业,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大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棚”勃力量。

走进蔬菜种植大棚,一片绿意盎然,饱满圆润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犹如一个个红灯笼,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种植大户王广胜穿梭期间,熟练地采摘分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西红柿行情很不错,一天产量就是600至800斤,摘下来直接就送大超市了,销路根本不发愁,很不错。”潞城区潞华街道岭后村大棚种植户王广胜说道。

果蔬销出去,品牌树牢固。王广胜经营着两座果蔬大棚,种着的黄瓜、西红柿和草莓等通过错峰上市,每亩地一茬收入可达五万元。潞华街道岭后村大棚种植户王广胜说:“大家看看我种植的西红柿,它的特点就是沙壤,十分甜,口感也好。这几年我不断地探索,种植蔬菜品质是非常好,市场也很广阔,收益也不错,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

由于这些果蔬都是纯绿色有机作物,吃起来口感非常好,也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采摘。“我经常过来这边采摘草莓,他这边的草莓是特别大,特别红,特别好吃。这边儿还有西红柿,所以我这次过来还采摘了一些西红柿,也有大西柿,也有小西红柿。”采摘游客申杨林说道。

从传统的大田作业转变为现在的大棚作业,这一转变,带来的不仅是种植环境的改善,更是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如今,潞城区潞华街道岭后村的大棚种植实现了反季节栽培,错峰上市的产品价格优势明显,这也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看到了信心。潞华街道岭后村支委委员申建明说:“我们村原来都是种的玉米,种的大田作业,经过我们支村两委出去考察,发现我们村也适合种蔬菜大棚,在2019年我们率先通过滴灌做了一个蔬菜大棚,从2019年第一座大棚截至到今天发展到17架大棚。”

这几年,潞华街道岭后村采取多种措施,引导、鼓励农户发展设施农业,把大棚经济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关键点,将“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潞华街道岭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雪刚说:“我们村这几年一直积极引导村民发展蔬菜大棚产业、田园产业,我们村目前有17座大棚,种植的有香菇、西红柿、黄瓜、青椒、尖椒、草莓等蔬菜水果,年产量达100余吨,那么村集体一年收入可达10万余元,解决本村及周边村200多名村民就业,实现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如今,岭后村的大棚蔬菜正以蓬勃之势,撑起村民的致富伞,一座座大棚真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小小的村庄也变得热火朝天,期待满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带领村民,以绿色大棚蔬菜为核心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产业,不断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渠道,依托科技赋能、产业带动,从技术革新、市场拓展、产业融合三个方面发力,不断把大棚经济打造成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挖掘农耕文化,打造‘共享田园’融合发展,形成集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业工业观光园,吸引周边游客,同时增加村民收入,让‘大棚经济’成为我们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杨雪刚说道。(申婷婷 杨鹏)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