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5年讲台扎根,她用青春换山里娃的星辰大海

2025-04-23 00:01:00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

通讯员 尚进 周艳 余夕雯

35年扎根乡村小学,陪伴1000多名孩子成长,55岁生日过后,本来已经要退休的湖北襄阳保康县歇马镇小学教师王安青又高兴地站上讲台。

4月21日,王安青像往常一样,走进保康县歇马镇小学三(3)班的教室,用一首谜语开启了第15课《小虾》的课文讲解。

王安青给学生上课

孩子们的掌声,治愈了她退休前的焦虑,她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就要把课一直上下去。

辗转多所乡村小学,民办老师燃烧青春岁月

1970年,王安青出生在保康县歇马镇王家埫村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两个哥哥是老师,自小给了她很多帮助,让她对教师这个职业很是向往。

1989年7月,19岁的王安青高考落榜回到农村,家里人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到村小当代课老师,二是去县城的工厂打工。当代课老师不稳定,待遇也一般,但是,想到能为偏远山村的孩子送去一些知识,王安青决定去村里的小学试一试。

当年9月,父亲挑着简单的行李,送王安青到离集镇30公里外的白竹村小学报到。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却是杂草丛生的操场和四面透风的校舍。破旧的土坯房和简陋的课桌椅,让王安青的父亲打起了“退堂鼓”,拿起行李就要带王安青回家:“你还是去县里打工吧!”

王安青与学生交流

“有新老师啰!新老师好年轻!”学生们飞奔而出,站在校门口迎接王安青。看见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样子,王安青心里一阵激动,她决定留下来。“爸,要是能在小学就打好基础,他们肯定能像我一样考上镇上的初中、县里的高中,甚至超过我,考上大学!”王安青眼里充满着期盼与希望,父亲没有再反对:“你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

“第一次走上讲台,我就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我要干一辈子了!”王安青回忆起35年前的那堂课,至今记忆犹新。“讲完课本上的字词,我还结合字词讲了县城里的故事,讲了外面的世界,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王安青说,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那样的眼神让她瞬间爱上了讲台。

代课教师待遇差,只能辗转于乡村条件较差的小学任教。但王安青初心不改,10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乡村教学一线,她先后在歇马镇百峰小学、王家淌小学、白竹小学任教,走到哪里,哪里的教学质量就上一个台阶。为山里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像蜡烛一样燃烧了最美的青春岁月。

1998年,时年28岁的王安青终于搭上了“民转公”的末班车,成为一名在编的正式教师。为了不负初心,她还通过自学,完成华中师范大学的专科学业,用热爱实现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痴情守望。

35年扎根乡村,用心培育1000多名学生

春蕾组、劲草组、朝阳组……走进三(3)班的教室,黑板上的分组表吸引了极目新闻记者的注意。“对孩子的教育,要多关爱,多鼓励,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良好的习惯。”

王安青给学生批改作业

玲玲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后,父亲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她就一个人住在街上的出租房里,平时自卑孤僻、成绩靠后。王安青了解到玲玲的情况后,主动跟她交朋友,让其他孩子带着玲玲一起做游戏、唱歌、画画。

每天晚上,王安青都会散步到玲玲的出租房,和她交流一下学习和生活,并叮嘱她注意安全,关好门窗。慢慢地,玲玲变得自信开朗了,成绩也逐步上升。在一篇作文中,玲玲写道:“我没了妈,同学也都说我是个没人要的孩子,其实,在我心中,我早已把您当成最亲的妈……”

王安青给学生整理头发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在每周的读书交流活动中,王梦丹和同学们分享起了最近读的新书《中华文化大百科》,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纷纷交流起自己的读书心得。“我最爱读书了,好多知识,都能从课外书中找到答案。”9岁的邹梦婷落落大方地讲起了《昆虫记》中的黄翅飞蝗泥蜂。

潘章一是王安青带过的一名学生,如今在中央民族大学上大二,她的妈妈章继平至今都还记得王安青对孩子的教育。“王老师特别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章继平介绍说,有一次孩子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失利了,王安青当晚就上门为孩子做心理辅导,在王老师的鼓励下,孩子很快调整心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成为晚会节目主持人,如今,已成长为阳光、自信的大学生。

“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和生活规划,每天必须读书半小时。”这是王安青教育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从教30多年来,她不断地跟随时代的步伐,借助网络视频了解最新的学生教育之道,学习掌握《儿童心理学》等知识,陪伴了1000多名孩子成长,撰写了100多篇论文先后发表在各级教学刊物上,并主持参与了8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

成立创新工作室,带出20多名徒弟

歇马镇小学教师陈自波,保康县名班主任;后坪镇小学教师李丹丽,保康名师;百峰小学校长孙祖万……走进王安青创新工作室,一面团队风采墙格外引人注目,王安青自豪地介绍着她带出的优秀徒弟。

陈自波2003年来到歇马镇小学担任语文老师,所撰写的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市、县特等奖、一、二等奖。在与王安青共事的20多年里,她一直认为,王安青是一位特别有魅力、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老师。“王老师就像大山里面的一只雄鹰,她用自身的力量搏击长空,飞向更远的地方,更用自己的力量,引导着孩子努力学习,让大山里面的孩子飞得更远,飞得更高。”

王安青指导年轻老师备课

1995年出生的朱友娜,2023年来到歇马镇小学执教,跟随王安青学习语文教学,是目前王安青带的最年轻的徒弟。在朱友娜的眼中,王老师是个特别认真的人。“第一次上讲台,她就提前检查我的备课内容,详细划分重难点,课后,又帮我复盘授课内容,给予多方面指导。”

如今,王安青以“青蓝工程”为平台,做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她帮扶的20多名青年教师都成长为襄阳市骨干教师、县镇名师,辐射带动更多的青年乡村教师成长。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改革开放40年优秀教师、襄阳市百名青年教师标兵、襄阳市隆中名师等40多项荣誉。

今年年初,王安青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前几天,临近55岁生日时,担心要离开学校的她,茶不思饭不想。考虑到班级学生对王老师的依恋,学校决定让她带完这学期课程再说。得知这个消息,她高兴得跳起来,“跟学生们在一起,我就很开心!”

对于未来,王安青打算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传授给更多年轻教师,在知识的土壤里播撒希望的种子,用教育之光点亮大山孩子的梦想之路。

(图片由白菲斐拍摄)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