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文章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造文博文创消费新场景 2025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启动

2025-04-23 01:28:00

来源:【中国文物报】

4月20日,2025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庆成宫)启动。作为全国性文博文创专业赛事,大赛以“文博・创意・生活”为主题,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定位,通过多元赛道设置、全周期孵化机制和产业资源对接,推动文化遗产资源与现代生活场景深度融合,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消费新动能。

赛事由北京市文物局和中国农业博物馆等主办,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各区文旅局、北京地区各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

北京市文物局负责人表示,我们要将文博文创作为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希望大赛参加者对首都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设计,开发出更多像“天宫藻井”一样被大家喜爱的文创产品。

大赛设置博物馆文创衍生设计、AIGC视觉、社教研学课程、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衍生商品、长城文化主题衍生商品、二十四节气文化主题衍生等六个赛道,系统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文物资源、创新产业、数字经济、教育等跨界融合,打造文博文创消费新场景。大赛致力于让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走向“动态利用”,通过创意设计将文物的历史价值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可消费的生活方式,助力提升首都文化消费品质。

2025年大赛创新采用“月度推优—季度评选—年度决赛”模式,通过常态化筛选与阶段性聚焦,提升创意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效率。为保持赛事全年热度,大赛采取“专家评审+大众评选”,引入观众点赞、公众投票等线上互动环节,遴选高质量参赛作品供市场筛选,促进文创产品设计能力提质升级。

赛事配套政策同步升级,围绕文创全链条孵化,构建“政府统筹、多元协同”体系,依托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深入挖掘北京地区文物及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为参赛作品提供全流程服务,推动项目实现“研发—转化—推广”闭环。

大赛特别设置中轴线和长城文化主题设计赛道,引导创作者从遗产的空间格局、建筑艺术、历史故事中汲取灵感,设计城市文化伴手礼、主题IP衍生品、沉浸式体验项目等,推动世界遗产的现代化表达与生活场景应用。同期,赛事将结合长城文化节、中轴线申遗周年庆等节点,举办系列专题活动、文创授权沙龙等,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资源的影响力。

针对年轻群体文化消费新趋势,大赛首次增设“AIGC视觉”和“社教研学”赛道,其中“AIGC视觉”赛道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鼓励创作文博IP动画短片、虚拟场景漫游等数字内容,探索“技术赋能+流量驱动”的文化传播新路径,助力文博内容在短视频平台实现破圈传播;“社教研学”赛道聚焦互动课程、研学教育产品,推动博物馆教育功能向体验化、场景化延伸。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向文博单位、文创企业以及媒体机构发出号召,要大力度统筹全市文博资源,持续用力打造中轴线、大运河、长城等具有中华文明标识的文化IP;深化“文化+科技”战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AIGC等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创产业生态;推进“博物馆+教育+演艺+旅游+商业……”等系列措施,培育多元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需求。

采写:李 瑞

编辑:陈颖航

校对:陈尚宇

审核:李文昌

监制:赵嘉斌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本文来自【中国文物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